2025年11月10日,西南大学法学院举办含弘法学论坛第61讲——“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障法制之建构”专题讲座,特邀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尚元担任主讲。本次论坛由西南大学法学院杨复卫教授主持,法学院张新民教授、杨茂副教授担任与谈人,90余名师生参与。

郑尚元教授从我国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切入,系统阐述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法制建构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他指出,在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的背景下,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型向圆柱型转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社会转型中逐渐瓦解。

关于养老保险法律制度,郑尚元教授深入分析了自然经济状态下养老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自然经济状态下传统养老模式中的养老既包含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亦包含对生活需要护理老年人的照料。面对当下“老龄化、少子化、城市化、工业化”四化叠加的现状,他强调社会化养老是中国未来的必然选择。郑尚元教授还系统分析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与机构养老三种模式的法律构造,指出居家养老在服务体系中应占据主流位置,但需要配套社区食堂、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



与谈环节,张新民教授回顾了与郑尚元教授共同研究养老问题的学术历程。他将少子老龄化、网络化、智能化视为影响现代社会的三大基本因素,强调法制化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根本路径,呼吁构建合理的适老社会。杨茂副教授则从价值引领角度提出深入思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何种价值标准来引领?尊严养老与生存权、发展权的关系如何界定?这些基础理论问题亟待学界进一步探索。

互动环节,现场学生就高龄少子化、延迟退休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未来发展走向、老年人数字鸿沟等现实问题,与郑尚元教授进行深入交流。随后,杨复卫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郑尚元教授从学术视角系统剖析社会保障领域的核心议题与现实挑战,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并进一步强调关注民生痛点的学术担当与理论研究服务社会现实的治学理念。本次讲座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示与实践思考,将有助于推动广大师生进一步就社会保障、老龄化应对等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探索。


审核 |
供稿 | 韦孟瑶
供图 | 余沁梅
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