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法学院经济法学第九次学术沙龙在法学楼314教室顺利举办。杨茂副教授、杨复卫副教授以及向超老师参加并对文章进行评议,硕士研究生黄锦怡、姜雪怡、张馨月、姜泽文四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学术沙龙由硕士研究生张棚主持。
图为杨茂副教授
图为杨复卫副教授
图为向超老师
硕士研究生黄锦怡报告了《生态环境损害行政与司法救济路径研究》一文。该文认为目前我国修复生态环境主要通过行政和司法两种救济路径,由于生态环境损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且单一救济路径本身存在的弊端,导致仅靠单一救济不足以为修复生态环境提供全面的保障。因此,该文提出应当正确处理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关系,理清二者适用逻辑。文章通过对当前环境损害救济路径的现状分析,着眼于单一救济路径的缺陷,试图构建以行政救济为主导,司法救济为补充的复合型救济模式,使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更加高效全面的救济。
硕士研究生姜雪怡报告了《“双减”政策法律制度研究及完善对策》一文。文章认为, “双减”政策基于随着教育改革推进的背景提出,以《宪法》精神为引导,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为直接依据的,体现了法律的公平、自由、秩序等属性,同时也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师以及学生的利益分别作出了调整。但这一政策在校外培训规范、教师权益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文采用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展开研究,对“双减”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明确其法律价值、具体内容,并对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建议。
硕士研究生张馨月报告的论文为《“过劳死”法律规制进路探究》。文章指出《民法典》第1232条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了环境侵权领域,使其适用的领域变得更加广泛。由此,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境侵权问题,特别是农业环境污染有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该文认为虽然新法条的引入为司法实践提供了现实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具体的可操作性以及合理性上仍然需要及时地进行解释和补充。文章通过对当前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环境侵权案件中实施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为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环境侵权领域的运用提供建议。
硕士研究生姜泽文汇报了《生育友好型社会建构的个税勾画》一文。该文指出,为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我国及时提出了建构““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要求通过各方面的举措来解决禁锢生育意愿的主要掣肘——经济压力。而个人所得税作为与纳税人的经济状况关联最为密切的税种,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着在扣除标准、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不足。由此该文建议引入家庭课税制,根据不同的家庭结构完成扣除标准的差异化,提供一定的“婚姻奖励”以促进育龄人口婚育意愿的释放,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构。
学术沙龙以学会友,旨在通过友好的学术交流锻炼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与思辨意识,为学术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老师们依次对分享内容进行点评,与会同学也对于分享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与见解,并与分享者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探讨。
最后,杨复卫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指出了各同学在分享中的优缺点,并提出对下期交流提出要求与展望。本月经济法学学术沙龙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